子夜四时歌·渊冰厚三尺
佚名〔南北朝〕
渊冰厚三尺,素雪覆千里。
我心如松柏,君情复何似?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深潭里的水结了三尺厚的冰,洁白的雪覆盖了大地。
尽管如此寒冷,我的心仍然像松柏一样坚贞不变,你的情意又如何呢?
注释
渊冰:深水潭里的冰。
素雪:白雪。
覆:掩盖。
君:您。 指她的爱人。
赏析
所谓“子夜四时歌”,就是用《子夜歌》的曲调咏唱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。宋代郭茂倩《乐府诗集》中《子夜四时歌》共选编了75首,其中春歌、夏歌各20首,秋歌18首,冬歌 17首。本篇是《冬歌》中的第一首。
“渊冰厚三尺,素雪覆千里,”这两句诗是以冰雪来衬托抒情主人公感情的深厚。我们都知道,江南的冰雪是极其容易消融的,有如塞北之花一样脆弱。可是作品为什么要用江南的“雪”来比喻忠贞之爱情呢?当我们读到后两句的时候才明白,抒情主人公是要借助于冰雪突出,借助于极度的寒冷衬托松柏在冰雪之中坚贞不屈的高贵品格,那才是象征抒情主人公爱情忠贞不渝之所在。
“我心如松柏,君情复
简析
《子夜四时歌·渊冰厚三尺》是一首五言古诗,为《冬歌》中的第一首。此诗前两句以冰雪来衬托诗人感情的深厚;后两句以耐寒的松柏喻托其对爱情的坚贞,同时也流露出对爱人情移意变的隐忧。全诗语言清丽,情感细腻;而又波浪迭出,耐人寻味,充分体现了南北朝民歌的婉约之美。
长安何如日远
《世说新语》〔南北朝〕
晋明帝数岁,坐元帝膝上。有人从长安来,元帝问洛下消息,潸然流涕。明帝问何以致泣?具以东渡意告之。因问明帝:“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?”答曰:“日远。不闻人从日边来,居然可知。”元帝异之。明日集群臣宴会,告以此意,更重问之。乃答曰:“日近。”元帝失色,曰:“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?”答曰:“举目见日,不见长安。”
愚人食盐
《百喻经》〔南北朝〕
昔有愚人,适友人家,与主人共食,嫌淡而无味。主人既闻,乃益盐。食之,甚美,遂自念曰:“所以美者,缘有盐故。”薄暮至家,母已具食。愚人曰:“有盐乎?有盐乎?”母出盐而怪之,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。母曰:“安可如此?”愚人曰:“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。”愚人食盐不已,味败,反为其患。天下之事皆然,过则非唯无益,反害之。